放管服”改革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放管服”改革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201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文件,旨在简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将人、财、物支配权下放给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同时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环境。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原有的审计理念、审计模式、审计方式、审计质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和新要求,具体如下。
(一)审计理念亟须更新
现阶段,国内有些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还停留在对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报表准确性进行审计阶段,审计广度不够。审计人员将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财务收支细节上,没有从学校整体内部控制层面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对策,进而发挥内部审计从源头防范风险优势。这种“查错纠弊”审计理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对于绩效管理和风险防控的要求,在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二)审计模式亟须改变
受审计技术、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多以事后审计为主,而对于“事前”立项环节和“事中”执行过程关注度不够,“防患于未然”作用有限。
(三)审计方式亟须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在科研管理、物资采购、会计核算等方面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提升,会计信息储存形式和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手工审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
(四)审计质量亟须提高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要减少科研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由于审计、检查频率减少,这就要求内审部门要梳理审计工作重点,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合理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推进审计结果共享,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助力高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二、“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
内部审计发展路径
(一)更新审计理念,转变审计工作思路
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应将财务收支审计向政策跟踪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转化,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首先,在科研经费政策跟踪审计方面,应对各职能部门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政策情况进行审计,关注是否及时传达和解读“放管服”文件精神,是否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相关制度,新修订及制定的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政策执行效果如何。
其次,在科研活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应对学校科研经费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
最后,在科研项目绩效审计方面,应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重点关注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二)改变审计模式,实现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由于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较多,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有限,无法对所有科研项目都进行审计,应采取抓大放小策略,将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纳入全过程跟踪审计范围。
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审查立项资料及预算编制情况。在科研项目执行阶段,审查资金到位、预算执行、外拨经费管理情况。在科研项目结题阶段,审查决算报表编制、结题验收情况。
(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丰富审计方式
首先,高校要立足新形势,坚持科技强审理念,构建大数据平台。加大审计信息化人力物力投入,推动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让大数据助力高校实现动态审计和全面审计。
其次,构建集审计项目管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预警为一体的审计分析系统,使审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降低人工出错概率,减少人为操纵。建立问题库、法律法规库等审计资源库,归集审计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将科研项目管理等各业务系统与审计分析系统进行对接,推进“业审融合”,实现审计实时监控,提高审计监督效率。
(四)持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应多措并举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内部审计队伍。一要加强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丰富教育形式;二要充实内部审计力量,优化人才结构,可以通过招聘或借调等方式吸纳具备法律、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提高内部审计质量。